首页 > 产业观察 > 文章内容

明扬工控视角 | 2025 年下半年工控与自动化产业观察

时间: 2025-10-04 12:02浏览量:402次

一、产业格局与市场规模:稳中有进、国产化驱动增强

全球与中国市场双向扩张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市场在 2025 年预计将达到约 2268 亿美元(约 2268 亿美元/合约值),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10.8%。
Thunderbit

在中国,工控/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 & Industrial Controls)市场在 2024 年估值约 105.3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可达 2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9.0%。
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国产化浪潮与“卡脖子”博弈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与技术安全的背景下,国产工控设备、国产 PLC/PAC 控制器、本地协议栈与操作系统正加速崛起。
例如,国内厂商 Unionscience(优尼科技)近期推出其 EC400 PLC、MC700 PAC 以及自研的开放自动化平台 LicOS TOA,并已在多个展会中展示其全链路国产化能力与控制器产品线。
LicOS PLC

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与增长
制造业端的自动化创新继续推进。越来越多工厂/车间正从高端 “绿地” 建设转向 “棕地改造”(retrofit),以在现有产线中加入升级模块、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等。
根据 ISM 采购经理指数与行业分析,自动化、机器人、新一代制造项目增长速度已超过整体经济水平,是制造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Automation World

二、技术趋势:智能化、平台化、柔性/协同化为主线

下面是自动化 / 工控领域在 2025 年及未来的一些关键技术趋势:

IIoT(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融合
工控系统正进一步拥抱 IIoT 架构,将机器设备、传感器、控制器连接起来,实时采集与反馈。与此同时,边缘计算被广泛用于在现场环境中处理低时延、实时控制任务。
Rockwell Automation

在很多方案中,边缘节点负责实时控制、初步数据处理,云端/中心平台负责大规模数据分析、模型训练与全局优化。

Agentic AI 与意图驱动自动化的新模式
最近有学术工作提出将 Agentic AI(具备规划与操作能力的自动化代理)与意图驱动(intent-based)方法融合,用于工业控制场景。运维人员可以用自然语言或高层业务目标表达“意图”,系统自动拆解为子任务并下发给不同子代理执行。
arXiv

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人机接口复杂性、提高灵活性,未来在智能运维、预测维护等领域有较大潜力。

运动控制与伺服系统的创新驱动
在高精度运动控制与灵活化制造场景中,伺服驱动、编码器、直线电机、新型电机控制算法(如更高阶矢量控制)正成为热点。近期《2025 Innovation Trends in Industrial Motion Control Automation》报告指出,数据互联、闭环反馈、协同调度与适应性控制正成为关键趋势。
Assembly Magazine

柔性自动化 / 模块化系统 / 机器人协作
市场对于灵活性高、模块插拔便捷的自动化系统需求强烈。模块化机器人、可重组设备、协作机器人(cobot)与软性自动化正受到更多关注。
Automate Show


同时,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标准、通讯协议兼容、开放控制架构也逐渐成为设计考量。

数字孪生与实时反馈闭环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正从初期可视化模型演进为实时、闭环反馈体系。系统可以在虚拟空间模拟真实物理行为,进行仿真、预测、优化,并将反馈用于实际控制决策。
Automate Show

安全防护与工业网络威胁防御
工控系统(ICS / SCADA)常常使用较老、专用协议,难以直接套用传统 IT 安全机制。最近有安全机构披露中国关联行为体 “Phantom Taurus” 对工业系统进行针对性攻击。
Industrial Cyber

因此,边界防护、入侵检测(IDS/IPS for ICS)、网络隔离、安全通信协议升级正在成为系统设计必须纳入的模块。

超自动化 / 流程自动化融合
在自动化向更高阶演进中,“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趋势将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流程挖掘、低代码平台等组合起来,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智能化。
TechTarget

Cloud Computing News

SS&C Blue Prism


三、最新产业动态 & 应用案例

ABB 扩展机器人产品线,瞄准中端市场
ABB 在中国推出三条新机器人产品线(Lite+、PoWa、IRB1200),定位中小型企业,用于抓取、包装、打磨等基础任务。其目标是降低自动化上手门槛,吸引中端制造业客户。
Reuters

工控厂商加速国产控制器 & 平台化布局
如前所述,Unionscience 的 EC400 / MC700 与 LicOS 平台正是国产化控制器与软件平台的代表。推动控制器、PLC、PAC 以及控制平台的融合与开放,是国内厂商重要布局方向。
LicOS PLC

日本—中国工业技术展会联动
2025 年中日工业技术与智能制造展(China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 Smart Manufacturing Expo)在大阪举行,展会重点包括智能工厂、核心控制器、机器人技术、先进生产装备等。中日双方在跨国供应链、技术互补方向寻求深化合作。
PR Newswire

工厂端自动化升级投资加码
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背景下,多家跨国和本土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正持续推进自动化升级、数字化改造,以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强竞争力。
Xinhua News

仓储自动化市场波动与重估
在物流与仓储领域,自动化应用例如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曾被寄予厚望,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使得移动机器人市场预测向下调整。相比之下,固定自动化(输送线、分拣系统)仍表现相对稳定。
Automated Warehouse Online

四、挑战与风险:合规、技术瓶颈、成本壁垒

尽管前景广阔,但工控 / 自动化产业在推广与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核心器件与技术受制
在高端 ASIC、定制驱动芯片、高精度传感器、专用通信协议芯片、专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领域,国外厂商仍占据技术优势。国内替代仍需长期持续投入。

安全与信任壁垒
工控系统的安全要求极高,误动作、系统中断可能带来重大生产风险与安全事故。网络安全、物理隔离、入侵检测、容错设计等必须与自动化功能并重。

升级成本与投资回报周期
很多制造企业对现有设备还有剩余寿命,如何在改造中控制成本、保证投入产出比,是推广自动化的关键阻力。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
设备、控制器、软件平台之间如果采用不同标准或协议,互联互通会成为难题。推动统一工业总线 / 协议标准(如 OPC UA、EtherCAT、TSN、工业以太网)是未来方向。

人才与能力缺口
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需要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机电、控制、软件、数据、AI),很多工厂或系统集成商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缺口。

五、对明扬工控商城(及其客户群体)的建议与机会

对于明扬工控商城这样的 B2B 平台 / 渠道商 /技术服务提供者,这里有几条建议与方向可供参考:

精选前沿产品 / 方案,构建差异化目录
在平台产品线中,应重点布局国产 PLC / PAC /控制器、国产伺服/步进电机、机器人模块、边缘计算盒子、安全网关、通信模块、工业软件(SCADA、MES、边缘平台)等前沿硬件/软件模块,形成技术生态优势。

突出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能力
单个零件销售之外,应提供组合式、模块化、可定制方案,例如智能产线升级包、数字化车间改造套件、边缘计算 + 传感器 + 控制器整体配套方案。

强化安全 / 可信 /国产标签
客户对于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极高。推广具备安全认证、可信设计、国产控制器 / 平台的软件方案,将是赢得信任的重要因素。

内容与技术服务赋能
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技术沙龙、案例分享、白皮书、解决方案研讨、视频课程等形式,为工控用户和系统集成商提供应用经验与技术入门支持,从而促成交易。

生态合作 / 联合创新
与控制器厂商、机器人厂商、软件平台提供商共同开展联合项目,搭建开放平台与标准接口,推动上下游协作与集成,形成生态闭环。

关注出口与合规风险
在面对跨境客户或出口业务时,要高度关注出口管制、技术出口限制、关键器件许可等政策风险(尤其涉及高端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加密模块等)。
下载资料前请先绑定手机号码
对不起,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触屏端
扫一扫手机也能发信息
明扬工控商城-工控网-工控自动化真品,一站式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