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分类 > 技术问答 > 帖子内容

皮带模组,行走一顿一顿的,正常不?

联系人:15635518002817

电话/手机: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2025-09-24 23:21

浏览:99次

皮带模组,行走一顿一顿的,正常不?
帮个忙
没吃饭吧!估计
刚下班,设计国防先进设备
皮带模组,行走不畅,常见吗?
60模组,400w电机直连
不畅就改进
这样不对。是机械问题?
有人说是惯量比,头一回听说
今天一个模组没什么负载,也是行走不畅
嗯,阻力过大吗?
模组是现成的,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找下伺服的设置看下
感觉还是伺服的问题多
阻力,觉得不大。
开始设导程,当成滚珠丝杠了。一下子就撞到头了,光电开关都阻止不了。电机还在转,说明电机很有劲,
不是惯量比大
电气工程师负责伺服设置,我是机械设计。
输送线多长?设计负载多大?输送线是水平安放吗?电机力矩多大?
输送不长,600mm行程
我这边有3000mm的
负载不大,顶多5公斤
水平安装,另一个是侧向。三坐标的横梁那种
400w电机,昨天撞到头了,电机还在转,里面齿形带没卡住电机
滚球丝杠杠的模组没这个现象,我没仔细看。如果滚珠丝杠模组没这个现象,说明不是伺服设置问题
不一样的,老哥
叫电气再搞搞
叫电气搞
这肯定是伺服的问题
那个皮带不要太松了
但你要计算好负载就行
5公斤。水平应该问题不大的
明扬工控技术客服2025-09-24 23:58:23
答复内容:问答|皮带模组行走“一顿一顿”怎么排查?机械与伺服的快速定位指南

问答|皮带模组行走“一顿一顿”怎么排查?

设备:皮带模组 · 行程约 600 mm · 负载≈5 kg · 400 W 伺服直连 · 现象:低速“顿挫”、曾撞极限

结论先行(TL;DR)

  • 先分辨机械 vs. 伺服:断电手推/低速匀速+抓波形,10 分钟内能把方向定下来。
  • 机械命中率最高的几项:皮带张力、皮带轮偏心/同轴度、张紧轮轴承、导轨平行度与侧载、皮带跑偏与接头台阶。
  • 伺服常见原因:增益过高、没有 S 曲线、分辨率过粗、陷波未设、力矩/跟随误差限值不当。
  • 安全必须修:极限光电要接到驱动器的方向极限/安全链路,优先级高于软件限位。

一、先判定:机械卡滞还是控制/整定

1)断电手推(优先)

  • 上电前解除抱闸,手推滑台全行程 2–3 次;若在固定位置总是发紧/顿一下,多为机械问题。
  • 若手感顺滑,再看伺服参数/指令曲线/接线。

2)看电流/速度/误差波形

  • 低速匀速(5–20 mm/s)跑,抓驱动器电流、速度、跟随误差
  • 周期性锯齿且周期≈皮带轮一圈或齿距 → 机械;低速爬行/震荡随增益变化 → 伺服整定问题。

二、机械侧高命中清单(逐条排)

1. 皮带张力

  • 过松:跳齿/打滑 → “一顿一顿”;过紧:摩擦大、轴承吃力。
  • 简法:中心距 300–400 mm,手按挠度 3–5 mm 起步,再微调。

2. 皮带轮同轴/偏心

  • 轻微偏心=每周一次速度起伏。用百分表量圆跳动/端跳;检查涨紧套/键连接。

3. 张紧轮/惰轮轴承

  • 点蚀或卡滞会“节律性发紧”。手转听异响,坏的直接换。

4. 导轨/滑块

  • 双导轨不平行或侧装偏载Stick-Slip(爬粘)。放松螺栓、压合校直、边滑动边锁紧。

5. 皮带对中与跑偏

  • 皮带应与滑台/皮带轮同一平面;护板里若见磨边痕迹=需重对中。

6. 齿形带接头/背胶

  • 接头偏厚有“台阶感”,过轮必顿;用手摸接头确认。

7. 污染与润滑

  • 铝屑、粉尘进齿缝或导轨会顿挫;清洁 + 导轨按规范上脂(皮带齿面不要打油)。

8. 负载偏心/侧向力

  • 横梁侧装/单滑块易偏载;必要时双滑块或加第二根导轨分担。

三、伺服侧常见原因与修正

  • S 曲线 + 限 Jerk:用 S 曲线替代梯形,加减速更柔和,短行程尤其有效。
  • 增益回归再上调:速度/位置环从向导推荐值起步,逐步上调;开启少量速度/位置前馈、摩擦补偿。
  • 分辨率与电子齿轮:确保指令分辨率足够细(建议 1 mm ≥ 10 个位置单位)。
  • 共振处理:做速度扫描,命中频带加 Notch 陷波或绕开该速度区。
  • 力矩/误差限值:力矩限太小会“顶不过去”;把峰值限到额定 150–200%,再逐步收紧;跟随误差阈值合理放宽。

四、必须修好的安全问题:撞极限

  • 硬件极限(CW/CCW Limit)接入驱动器方向极限或 STO/Enable 链路,优先级高于软件限位。
  • 核对光电 NO/NC、NPN/PNP 极性,避免常开当常闭。
  • 设置软件限位作为第二道防线;低速回零测试“遮挡→减速→停机→禁止方向”。

五、惯量比是否真“过大”?(简算)

线性负载折算到电机轴:J_load = m · r²。例如:
载荷 m≈5 kg、皮带轮半径 r≈0.01 m ⇒J_load ≈ 5×10⁻⁴ kg·m²。
400 W 小伺服转子惯量常在2–6×10⁻⁴ kg·m²,惯量比约 1–3:1,通常在可整定范围内。若实际更大,可放缓加减速或加小减速比(1:2~1:5)。

六、今晚可直接执行的“快修清单”

  1. 断电手推,确认是否固定位置“发紧”。
  2. 重张紧皮带 → 低速匀速验收。
  3. 检查皮带轮偏心/张紧轮轴承,有异响直接换。
  4. 伺服改 S 曲线;增益回推荐值;开少量前馈。
  5. 重接并测试硬件极限链路(能立即禁止方向/使能)。
  6. 抓一次驱动器电流/速度/误差波形留档:周期性锯齿=机械;随机抖=整定。
附:建议收集的现场信息(便于远程协助)
  • 驱动器品牌/型号、当前关键参数(速度/位置增益、前馈、限幅、过滤、加减速)。
  • 皮带规格(齿距、宽度、轮径/半径)、导轨型式与安装照片/视频。
  • 抓到的电流/速度/跟随误差波形截图(低速匀速 10–20 s)。
若需要,我可以按你们具体的驱动器品牌与皮带/导轨参数,给出一组可直接套用的起步整定值与张紧建议。
对不起,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触屏端
扫一扫手机也能发信息
明扬工控商城-工控网-工控自动化真品,一站式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