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两大手机巨头在印度市场“并肩作战”。多家媒体报道,苹果与三星已分别向小米发出 cease-and-desist(停止并终止) 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在广告与发布会中对其旗舰机型进行“带指向的嘲讽式比较”。涉事素材包括小米在印度发布 Xiaomi 15 系列期间的对比宣传,以及 4 月愚人节刊登的整版广告等。
The Economic Times
MacRumors
Android Headlines
事情怎么起的?
节点一:新品发布会期间的对比广告
报道称,小米在印度为 15 系列造势时,多次直接点名 iPhone 16 Pro Max 与三星高端机型的相机表现,并突出 Xiaomi 15 Ultra 的优势。这类“明指竞品名+性能调侃”的做法,被苹果与三星认为“贬损品牌形象”。
Android Headlines
business-standard.com
节点二:愚人节整版广告
今年 4 月,小米投放整版平媒广告,调侃 iPhone 16 Pro Max 的相机“可爱(cute)”,暗示不及自家旗舰。此类“借势对照”被多家媒体定性为 Ambush Marketing(偷袭式营销) 的典型操作。
Android Headlines
ithome.com
为何引发法律动作?
品牌贬损 vs. 合理比较
市场上允许“客观比较广告”,但当话术跨过“嘲讽/误导”的界线,就可能被视为“贬损性比较”,引发法律争议。业内人士指出,苹果和三星在印度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对“品牌稀释”的敏感度更高,因此选择以律师函“先行止损”。
business-standard.com
“偷袭营销”在印度的法律土壤
印度并无专门立法针对 Ambush Marketing,通常需要与商标、仿冒、贬损等法理结合主张权利,企业多以律师函/禁令申请等方式维权。
jurist.org
三方态度如何?
目前多篇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两家企业已向小米发出律师函,但相关公司对外口径趋于谨慎;截至报道发布时,苹果、三星与小米均未就细节作公开置评。
The Economic Times
接下来会怎样?
短期:品牌方通常会先要求撤回或更改争议素材,若协商不成,可能升级为司法程序(临时禁令/不正当竞争/贬损之诉)。
business-standard.com
长期:印度头部手机品牌对“比较广告”的合规边界会更克制,特别是直呼竞品型号+情绪化措辞的玩法,合规风险将显著提高。媒体也预计,小米在印度高端市场的营销叙事,会从“调侃对手”转向“参数与样张实证”。
Phandroid
小结
这次“苹果+三星”的同台,更多是品牌资产保卫战:他们并非否认比较,而是反对“带贬损色彩的明指对比”。对手机厂商来说,好的比较广告应当回到“可验证的数据点、清晰的测试方法与场景实证”,而非“情绪化标签”。这不仅更稳妥,也更能赢得理性的消费者
上一篇: 华盛昌(CEM)产品介绍及选型指南
下一篇: 网站资料下载